“铁斯巴汗”加速奔跑 ——一个辽宁援疆项目带给孩子们的希望
□建设中的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
□工人在新建教学楼里进行内墙挂网作业。
塔吊高耸、楼栋挺立,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此起彼伏。在托里县托里镇,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各项施工工作正在火热进行。
这座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的学校,是辽宁援疆“交钥匙”项目。承载着众人希望的“它”,像是一个茁壮成长的孩子,正朝着最终目标加速奔跑。
建设进度 快上加快
穿过新建教学楼的三楼走廊,和铺设管网的工人擦肩而过,登上前往四楼的楼梯,来到内墙挂网施工作业现场……跟随着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冯学林的脚步,记者走进了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
“以后孩子们就坐这读书学习。看,这间房子采光多好,当教室正合适!”冯学林介绍时,午后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洒满了整间房屋。
在这间未来的教室中,宋庆林和几位工友操持着工具,将一张张钢丝网固定在墙面上。他一边忙活,一边说:“现在,我们在抢工期,每天要干11个小时。大家都想着每天多干一点,争取让项目建设更快一点。”
4月23日那天,宋庆林等30名工人把家搬到了工地。他们吃住不离工地,每天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十一点下班,只在中午稍作休息。
从一片荒地成为热火朝天的工地,从地基打下第一桩到如今楼层封顶,工人们见证了这里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现在,他们又开始加班加点作业,决心用汗水推动工程的进度。
“过几天又将有20名工人进场施工,到时候就更热闹了。”冯学林说,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让项目的建设速度再快一些,让孩子们早日在新校园里茁壮成长。
众望所归 布局完善
“把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建在这里,是在全县教育布局中落下的重要一子。”在托里县教育与科学技术局项目办主任马鑫看来,这座学校的建设可谓众望所归。
近年来,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所在的区域义务教育适龄入学儿童日益增多,但这里距离托里镇已有的三所小学距离较远,孩子上学不方便。为了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附近的托里县第二中学增设了小学班级,家长大多把孩子送到这里就读。
虽然上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小学的努力并没有停止。2019年,在辽宁援疆资金的帮助下,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应运而生,开工建设。
马鑫介绍,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投入使用后,可开设教学班30个,招收学生1500名,不仅可以充分满足周边区域孩子的就学需求,还可以为有需要的孩子解决寄宿需求,让家长和孩子不再为上学而烦恼。
现在,托里县教科局已经开始谋划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的教学和招生工作。在他们的计划中,除了目前在托里县第二中学就读的580余名小学生外,这里还将成为更多孩子快乐学习的乐园。
“这所学校的建成,将成为全县教育发展工作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彻底消除托里镇小学大班额现象,完善全县教育发展总体布局。”托里县教科局党组书记郭卫东说,“大家都在盼望着它早日投入使用呢。”
就近入学 家长所盼
托里镇居民乌拉力别克·哈勒别克一家住在托里镇金都绿城小区,与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仅一路之隔。每次送儿子松哈尔上学时,他都会停下脚步,仔细望上工地几眼。
“等辽宁来的叔叔把里面的楼房都盖好了,你就可以到这来上学了。”看着越长越高的教学楼,乌拉力别克·哈勒别克经常对松哈尔这样说。
松哈尔是托里县第二中学小学部四年级的学生,他将成为铁斯巴汗寄宿制学校的首批学生。一想到儿子以后在家门口上学,乌拉力别克·哈勒别克的心里更乐呵了。
乌拉力别克·哈勒别克在40公里外的乌雪特乡工作,接送孩子的任务大多由妻子承担。他时常宽慰妻子说,等对面的学校建好了,孩子就可以自己去上学,到时候妻子就可以“下岗”了。
这几天,细心的乌拉力别克·哈勒别克发现,工地里的声响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了黄昏。他想,这是工人正在赶工,工程的进度可能又加快了。
“‘松哈尔’在哈萨克语里是猎隼的意思。我希望儿子能够早日来这里上学,在这所辽宁援建的学校里腾飞成长。”乌拉力别克·哈勒别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