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风采|引畜种、搞改良、种牧草,灭蝗防鼠!他奔波在服务农牧民的路上
“帮助农牧民维持草畜平衡,高质量发展畜牧养殖产业,是我的职责所在。”塔城市草原工作站从事畜牧兽医技术工作四十余年的石国界,心系“三农”,勤勤恳恳,引畜种、搞改良、种牧草,灭蝗防鼠,切实帮助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为塔城市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前塔城市牧民养殖牛羊品种比较单一,生产价值低,因此经济效益也不太好,牧民靠养殖挣不上钱。”2016年,时任塔城市畜牧兽医站站长的石国界带领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昌吉市、呼图壁县引进萨福克羊、杜泊羊、安格斯牛等优质种公畜,现场手把手向乡镇场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和村级育种员传授改良技术,推广应用肉羊高频繁育、同期发情、牛杂交改良技术、种公畜保健管理及疫病防治等牛羊高效养殖技术,在全市10个乡镇场先后建立26个品种改良点,使肉羊繁殖成活率达到95%。
工作之余,石国界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对基层技术员和广大牧民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任职期间举办各类培训班48期,授课768课时,培训基层技术员和牧民6782人次,受益牧民5321人次。
“参加工作以来,我在基层积攒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农牧民解决了一些养殖技术问题,就想把掌握的这些养殖技术分享给更多农牧民,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收入。”石国界说起自己30多年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感慨万千。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石国界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用科技成果帮助农牧民实现提质增效、增产增收。他先后主持实施了《塔城地区优质肉羊品种改良技术项目》《塔城市布病、包虫病防控技术推广项目》《塔城市高产奶牛性控冻精技术推广项目》《塔城良种马匹繁育技术应用与推广》等科技推广项目,在项目推广期间,先后建黄牛冷配站10个,冷配黄牛4000余头;马人工授精站2个,授精马680匹;小畜配种站6个,人工授精20000余只。通过推广科技新技术,开拓了广大农牧民的眼界,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观念,提高了畜牧生产水平,增加了牧民收入。
石国界(左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监测草原蝗虫危害情况。(资料图片)
2017年11月,石国界调任塔城市草原工作站任站长一职。
“从事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以后,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草原生态保护对草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石国界迅速调整工作节奏,进入工作状态,积极做好草原春、夏、秋季监测,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治理等各项工作,完成退化草原补播改良治理9.5万亩;采用人工打草、机械打草工程完成宽度100-150米,全长25公里边境防火隔离带建设;创新推动灭蝗防鼠工作,不断加强和推进草原建设项目,使塔城市草原生态发生改观,确保草原可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4月以来,由于塔城市持续高温,草原蝗虫孵化加剧,其中,库鲁斯台草原、北山春秋草场以及农牧交错带草原蝗虫危害较为严重,局部区域呈爆发态势。6月6日,石国界带领草原站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库鲁斯台草原、夏牧场等地,开展草原蝗虫防控工作,采取机械防治和无人机喷洒苦参碱或蛇床子等植物源农药应急防治,有效控制了塔城市天然草原蝗虫危害。
石国界说:“截至6月28日,草原工作站已完成严重危害区域草原蝗虫防治工作,其他区域正在全面开展防治作业,塔城市草原蝗虫整体处于可防可控状态。”
无人机喷洒植物源农药应急防治草原蝗虫。(石国界提供)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以来,石国界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为塔城市畜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他在国家核心期刊及省部级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1篇,其中独著5篇,第一作者2篇,参与编写《良种马繁育与饲养管理技术》畜牧兽医技术实用培训教材1本,主持编写塔城地区农业地方标准两项,参与编写自治区地方标准三项,连续两年被自治区治蝗灭鼠指挥部评为先进个人。
“我爱我的事业,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从来不会觉得累,我会把我热爱的畜牧事业和维护草原生态建设一直干下去。”石国界说,他将一如既往坚持草原生态可持续健康发展工作,不断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全力筑牢草原生态屏障,为塔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