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农耕老物件见证70年乌苏农民生活变迁
近日,在乌苏市九间楼乡的农耕文化园里,展出了450多件已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乌苏市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历史变迁。
在农耕文化园农具展厅里,一件标有“独轮车”字样的老物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件独轮车是1968年在河南制造的,距今已经有51岁“高龄”了,是该乡邢家村村民刘高存老人无偿捐赠的。独轮车见证了刘高存老人的创业史,也是全乡农耕用品的代表。
乌苏市九间楼乡邢家村村民刘高存说:“这辆独轮车就是用来推肥料、推煤、推粮食。把围框取掉后,可以坐人,也可以放东西。”
今年73岁的刘高存老人,1976年带着家人和自己的宝贝“独轮车”来到新疆创业。自到新疆的第一天,独轮车就成了刘高存一家的顶梁柱。
乌苏市九间楼乡邢家村村民刘高存说:“这辆独轮车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一看到这独轮车就回想起原来的艰苦岁月。这辆独轮车还参加过水利工程——红旗渠建设,跟着我来到新疆就是开荒种田平整土地,用它运粮食交到国库,到冬天了拉沙子建设村里。”
从1976年到1990年,刘高存从居无定所到实现定居并走上致富道路,独轮车一直伴随着老人走过了14年的风风雨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0年,跟随刘高存14年的独轮车被现代化的农机具所替代。
乌苏市九间楼乡邢家村村民刘高存说:“ 1990年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买了小四轮拖拉机,独轮车就用不上了开始退役了。现在农业生产工具和以前比变化太大啦,特别是我这个家庭,最早生产方面靠扁担精神,后来靠小推车精神,90年代后小四轮拖拉机,现在是大马力智能自动拖拉机和农机具。改革开放是真好,不但我们家生产生活变化大,全村人生产生活都变化大,人们的精神面貌也上去了。”
农资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科学种田等一系列党的惠农政策,让刘高存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年家庭收入都达到10多万元。
乌苏市九间楼乡邢家村村民刘高存说:“改革开放科学种田,政府又组织学习科技种田和管理。现在种地人省事多了,就连施肥也是那个机械化,家里35亩地,依靠科技种田去年每亩棉花产量达400多公斤,收入十来万块钱。那比起以前来,收入增长十来倍了,产量以前每亩棉花才100多公斤,现在产量是以前4倍了。”
在乌苏市九间楼乡农耕文化园4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小到喝酒的银碗,大到大型推土机,一个个老物件就代表着一段奋斗史。这些老物件陪伴着老一辈人走过了贫困荒芜的年代,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它们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传承,时刻被融入老一辈人对下一代的教育之中。
乌苏市民赵思思说:“通过这次参观,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科技在进步,这些农器具都是从木工器具逐渐发展到现在的铁器,在科技的推动下,生产工具不断更新,使我们的生活也原来越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乌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无论是饮食、穿衣、阅读,还是传媒发展,都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越,曾经陪伴在百姓身边的老物件见证了这一点一滴变化。
乌苏市九间楼乡副乡长贾荣霞说:“我们组建农耕文化展厅一方面要把展厅对在校学生开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孩子们懂得劳动是最美的,劳动是最光荣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来之不易的。同时我们想通过展览,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发展的进程和我们九间楼乡农业发展的历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和挖掘我们乡的农耕文化,多收集展品,全面地展示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实现留得住文化,守得住乡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