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塔城>政务动态>正文

70年沧桑巨变 百姓安居梦圆

2019-04-30 00:00:00 塔城地区广播电视台 点击:[] 打印
分享到:

房子不仅是容身之所,更是家的象征,从草屋、瓦房、筒子楼、单元房,到如今的高层、独栋别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不断刷新着老百姓美好生活的种种回忆。

记者 杨海军:“这里是沙湾县大泉乡二道河子村冯明昌的家,在这个小院里,我们看到有三栋不同的房屋,像我右手边砖面的房屋是上个世纪80年代建造的,像我左右边白色瓷砖装修的房屋是2005年建造的,还有一栋是我身后的这个封顶的房屋是今年新建的,这三栋房屋,不同时期的房屋也成为了我区农村各族百姓住房变迁的一个缩影。”

冯明昌自1960年跟随父母从河南来到新疆,在他的记忆里,大部分人住的都是草房、土房。

沙湾县大泉乡二道河子村村民 冯明昌:“用水你到涝坝里面去挑水,烧就是烧柴火,取暖就是用炕,就是弄点烂木头一弄,炕面它就热了,就那样生活过来的。”

1976年,冯明昌在周围邻居和朋友的帮忙下盖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栋新房,虽说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和装修,但幸福的小日子从此也正式开始了。

沙湾县大泉乡二道河子村村民 冯明昌:“也没有啥家具,连木头都没有,简单的也没用车,自行车一驮就来了,这房子就是土打墙,这墙刷一刷,用泥巴抹一抹,就结婚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逐渐提高,冯明昌在1986年盖起了第二栋砖包皮房子。

沙湾县大泉乡二道河子村村民 冯明昌:“就盖了砖包皮房子,这高头是檩子,木头结构,也没有装修,就是简单用顶棚纸弄了一弄,那时间也不错了。一盖了新房子心里就舒心,就高兴。”

随着国家税费改革等惠民政策的落地,2005年,冯明昌一家五口告别了砖包皮的老房子,住进了一砖到顶的新房。

沙湾县大泉乡二道河子村村民 冯明昌:“建这个房子的时候国家政策也好了,农业费也不税了,农民种地也得到钱了,盖房子也有钱了,2005年我建这个房子的时间,说实话投资还是相当好的,老百姓看着我装修得确实可以,吊顶,装墙板。”

62岁的冯明昌今年新建的安居富民房面积95平方米,客厅、卧室、卫生间完全是按照楼房风格建造的。冯明昌计划再添些钱好好装修一下新房。

沙湾县大泉乡二道河子村村民 冯明昌:“装个仿大理石的墙板,卫生间也安上马桶、安上推拉门,各个卧室贴上壁纸,感谢党,党的政策好,住房现在有补贴,抗震,装电暖,搞低碳生活,也不让它污染了,也不烧煤了”。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努力让农村群众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2018年,沙湾县完成安居富民房910套。今年计划新建的1672套安居富民工程已陆续开工。

沙湾县强力推进城市棚户区、老城区改造,住房保障体系已逐步形成,各族百姓实现了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好日子。得益于沙湾县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石玉芳从原先破旧的平房搬进了如今113平米的楼房。

沙湾县居民 石玉芳:“我的旧房子换了个新房子,我心情非常高兴,我没想到,我今年70多岁了住了这么大的,不是国家政策好的话,我是住不上这么大的楼房的。”

70年代,随着人口飞速增长,城市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筒子楼、集体宿舍应运而生。人们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74岁的退休干部余同芳深有感受。

沙湾县退休干部 余同芳:“那时候房子不用装修,拎上包进去就可以住,墙周围都是那个墙裙子,挺漂亮的,挺满意的,吃水呀,洗澡呀都很方便,起码,孩子们自己有自己的卧室,条件相当满意。”

1998年国家大力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商品房的出现,成功改善了居住条件,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百姓的住房也发生了变化,沙湾县加大棚户区、老城区改造,各式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各类人群都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

沙湾县居民 黄磊:“作为年轻人,我们可能对房子的要求可能更高一些,就像我当时选择这套房子是因为这个房子的绿化设施做得特别棒,包括房前屋后都有草坪绿地,在装修的时候,就想把这个房子装的更漂亮一点更美观一点,这样住着就更舒服一点,再一个就是像我们年轻人经常上网呀,对网速这一块就是希望选择网速网络比较好的地方。”

2018年,沙湾县完成棚户区改造住房557户,2019年计划完成150户,逐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的梦想。

记者手记:“从狭小到宽敞,从平房到高层,从有房住到住好房,房子越来越大,生活越来越美,70年沧桑巨变,尽显其中。房子是“家”的载体,是维系一家人亲情的地方,无论住在哪里,它都因“爱”而温馨!”

【关闭】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