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两化”深度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乌苏市持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乌苏市北方新科有限公司机械密封事业部总工程师 李鹏程:“这个系统就是数据采集这一块,现场采集现场收集完数据以后,或者是联网络,还是无线传输到主控电脑上去。”
这是乌苏市北方新科有限公司机械密封事业部每周两次的技术研发研讨会。眼下,他们研发的机械密封远程监控系统进入最后攻坚期。乌苏市北方新科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石油化工配件综合性专业服务高科技企业。机械密封远程监控系统是一款全新的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完成后,可以有效节省费用开支,实现机组运行实时监控。
乌苏市北方新科有限公司机械密封事业部总工程师 李鹏程:“我们不用很多维修人员现场去采集数据,可以比较及时地发现基本运行中的状况,实现了把以前盲目地去排查,变成了现在精准地去判断问题,再一个就是减少了点检人员巡查次数,减少了人力。”
在企业机械密封件自动化生产车间,记者发现,数十台机械设备,只有四五个工人在操作。
乌苏市北方新科有限公司机械密封事业部副总经理 周华锋:“最明显的例子比如说,可能像一根头发一样的东西,但是工人操作水平,个人技能控制不了这么严格,但是这个信息化建设完成以后,现在的精度可以控制到头发丝之内,就是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可以控制到这个标准上去。”
在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政策的扶持下,现在企业拥有52项技术发明专利,其中信息化智能控制系统就达到15项。企业每年将收入的20%—25%都用在科研研发和发明创新上。
乌苏市北方新科有限公司机械密封事业部副总经理 周华锋:“创新发展的这些项目上面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像税收这一方面,有一定的减免,从2018年给了我们80万元的资金支持,包括人才上的招聘,研发设备的采购,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今年目前政府已经给我们拨付了40万元的支持,今后更多地要与院校,专家进行合作,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乌苏市2018年争取各类技术改造资金495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乌苏市昌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就对工艺流程进行了全自动气流纺生产工艺的改造,实现了棉花从分梳、加捻、卷绕自动化一条龙运行。过去企业基本都是半自动生产,在落纱环节人工投入大,用工成本高。现在全自动气流纺生产工艺实现机器人自动落纱,大大降低了用工成本。
乌苏市昌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全自动车间设备工长 崔会鹏:“以前我们这种生产情况的话,半自动化是一台车一个人,需要十五个人,现在是一个人可以管五台车,现在我们一个车间三个人。”
企业在分梳、气流纺等方面进行了近20次信息化技术改造。2018年产量同比增长150%,效率提高100%。
乌苏市昌茂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春霞:“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在电气自动化以及电脑控制方面做更大地提高,减少工人的劳动量,提高质量,让更多的智能化设备走进我们的车间。”
目前,乌苏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今年起,乌苏市力争三年时间具备工业信息化企业达到30%,推动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乌苏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 杨建华:“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带动工业化发展,帮助企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发展壮大,全面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从北方新科的机械密封生产工艺到昌茂纺织全自动气流纺,一套套新研发的系统,不仅使过去繁琐的操作变得更“智慧”,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让企业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效率不断提高,这必将让乌苏市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路上,创造出更多“智慧”成果,惠及更多企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