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年“快干之星” | 朱锡军:当好就业“服务员” 打造就业“新基地”
朱锡军,中共党员,乌苏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在乌苏市人力资源集市,每周六周日都热闹非凡。求职者与招聘企业如潮水般汇聚,咨询声、推介声交织成一曲就业的交响乐。就业指导讲座更是座无虚席,大家都在这里追逐着梦想与希望。而在这热闹背后,有一个默默奉献的身影,他就是朱锡军。他就像就业路上的引航员,穿梭奔忙在人群中,不辞辛劳,为求职者照亮前行的道路,为企业输送合适的人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以一颗热忱之心,当好就业“服务员”,全力打造就业“新基地”。获评2025年3月“快干之星”。
破冰者:搭建就业“立交桥”
乌苏市于2024年12月建成“乌苏人力资源集市”,作为在乌苏人社领域深耕多年的朱锡军,成为这里的“大总管”。他逢人就推介:“我们这里采取的是‘5+2’服务模式,工作日提供职业指导、技能测评等专项服务,双休日开展分类专场招聘。”
为确保服务长效性,朱锡军协调多部门联动,整合乡镇街道、村队社区力量,形成覆盖全市的就业服务网络。同时,乌苏人力资源集市还实现了线下线上联动。朱锡军说,乌苏人力资源集市不仅是线下对接的场所,还搭建了线上平台,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招聘求职服务。求职者和招工者随时随地都能发布信息、浏览岗位、投递简历,大大提高了匹配效率。同时,集市还定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邀请专家为求职者传授求职技巧,为企业提供招聘策略建议。
“要让就业服务像超市购物一样便捷!”朱锡军说,通过政府搭台,企业、群众“唱戏”,确保乌苏人力资源集市成为就业“立交桥”,有效解决“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困局。
贴心人:当好就业“服务员”
“既要搭好台,更要唱好戏。”朱锡军特别注重就业服务实效,要求每场招聘会做到“三个精准”:精准收集企业需求、精准筛选求职群体、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形成“岗位供给”与“求职需求”双向清单,通过组织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实地观摩,推动“找工作就上人力资源集市”品牌深入人心。
现在通过人力资源集市,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公司2025年至今,已经招聘一线工人近200人;乌苏市民伊力明奴尔在集市找到月薪5000元的工作,面点师韩进军实现家门口就业;乌苏利农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急需139名员工时,朱锡军立即启动“一企一策”服务,组织乡镇专场招聘会3场,最终企业不仅招满人员,还储备了50名季节性用工。
朱锡军始终强调:“就业服务要带着温度做。”在他的带领下,自乌苏人力资源集市开集,已累计举办了26场专场招聘活动,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的477家企业积极参与,先后提供了7103个多样化的岗位,1402人达成就业意向。
领航员:打造就业“新基地”
“我们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在今后的人才工作中,利用好乌苏人力资源集市这个平台,打造出更具特色、更具针对性的招聘集市,全力推进乌苏高质量充分就业。”朱锡军说。
今年,朱锡军正带领团队向纵深推进服务创新:产训融合,当好就业“赋能者”。围绕乌苏市“6+1+1”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乌苏人社部门开发网络营销、无人机操控等新工种,创新“送教到工地”“送教下乡”模式,累计开展技能培训81期、3140人次,提升群众就业能力和竞争力。畅通渠道,当好人才“引路人”。组织实施“乌苏人才回引”行动,通过政策保障、技能培训、平台搭建等多措并举,吸引更多人员返乡就业创业,赋能本地经济发展。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服务永远在路上。”面对赞誉,朱锡军始终保持着改革者的清醒。如今,他正筹划与新闻媒体共同打造“云就业市场”,开发VR面试、AI岗位匹配等新功能,让每位求职者体面就业、每家企业招到合适人才,绘就最美民生答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