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羊儿壮 蘑菇鲜 续写致富新篇章
□村民给羊喂草。 本报记者热瓦·阿克苏瓦提摄
近日,走进乌苏市哈图布呼镇喇嘛查次村的蘑菇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番忙碌的场景。
蘑菇基地负责人吴松河忙着将蘑菇修剪、分类、采摘,并将采摘好的蘑菇第一时间运往附近各超市、菜店进行售卖。
今年,喇嘛查次村“两委”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市场考察引进蘑菇种植项目,利用村委会180平方米的三间闲置房发展蘑菇产业,购入3000包蘑菇菌,预计,可采收蘑菇6.5吨左右。
吴松河说:“9月份订购后,11月6日把菌装袋拉回来,菌菇对氧气的需求量比较大,控制好湿度、温度,把通风工作做好,这样比较好管理。”
蘑菇基地蘑菇批发价为每公斤7元,每天都有人来买蘑菇。目前,蘑菇已销售至周边的超市、菜店、农家乐,市场前景很好。
村民胡艳苏说:“我买好几次了,他们家价格合理,蘑菇口感鲜嫩润滑,我们吃得放心。”
吴松河说:“头一茬蘑菇出了800多公斤,能卖6000元左右,3000包蘑菇菌产量能达6—8吨,感觉效益很不错,下一步想要扩大规模。”
喇嘛查次村正在筹划扩大蘑菇的种植规模,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带动辖区内的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提高收入。
哈图布呼镇喇嘛查次村党支部书记余钊说:“下一步,我们想要成立种植蘑菇的家庭农场,通过合作社辐射周边群众,形成一个产业链。”
在乌苏市塔布勒合特蒙古民族乡牧民新村养殖小区,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排列整齐,上百只羊儿悠闲地吃着饲料。
今年,塔布勒合特蒙古民族乡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先手棋,积极争取资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塔布勒合特乡乌木克村村民巴特那生说:“养殖羊多了一份收入,羊品种主要是阿勒泰大尾巴羊,以前我们是种地,现在还有羊,两方面的收入都挺好的。”
乌木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志强说:“今年,村里申请资金79.71万元,购买了600只生产母羊发包给村民。后期又申请资金23万元,购买了150只生产母羊,实现村民、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