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塔城>县市动态>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草原深处

2024-12-26 10:43:43 塔城零距离 点击:[] 打印
分享到:

在乌苏市白杨沟镇,谈起托爱华,很多人会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因为她工作干得好,群众基础深厚,播散民族团结种子广结硕果,大家都称赞她拥有一颗热心公益的心。

托爱华,1978年出生,在乌苏市白杨沟镇参加工作后,先后担任妇代会主任、计生办专干、妇联副主席等职务,2019年11月,任白杨沟镇向阳村党支部书记。

向阳村开展主题党日。

  家庭和睦 做幸福的引路人

乌苏市白杨沟镇党建干事马慧说:“托爱华的家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夫妻勤俭持家,吃苦耐劳;儿子热情礼貌,健康上进。结婚二十几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凡的事、点滴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周围各族群众的赞美。”

托爱华的丈夫布加是向阳村的一位村民,他吃苦耐劳,不但把家里的农田管理好,而且还把牲畜喂得膘肥体壮。为了支持妻子的工作,不让妻子因家务事而分心,布加主动承担了家中的大事小事。每当看到妻子取得成绩时,布加都会对妻子露出会心的一笑,那笑,透着他们夫妻的默契,更饱含了家人之间的理解与支持。

入户走访牧民。

工作中,托爱华不甘落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她工作兢兢业业,默默耕耘,自工作以来先后获评牧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等荣誉。

托爱华和牧民群众交谈。

  扶贫帮困 做群众的贴心人

向阳村距离乌苏市98公里,草场面积57.6万亩,有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等6个民族,全村少数民族占比83.37%。

多年来,托爱华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融入自己的工作与生活。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最前列。

开展走访慰问。

在与伊斯马伊力结为亲戚后,托爱华主动联系,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发现其居住房屋是危房,及时向镇党委反映情况,并认真研究解决方案,2021年利用驻村工作队惠民生项目资金,为其建设80平方米抗震安居房一套。

得知亲戚伊斯马伊力夫妻俩在疫情期间没能打馕挣钱,资金短缺,无法缴纳医疗保险时,托爱华主动自掏腰包帮助缴纳医疗保险,现如今,两家关系如同亲兄弟姐妹,互相关心关爱。

托爱华向群众讲解惠民政策。

  团结群众 共建和谐村队

2023年,向阳村争取项目资金600余万元,重新建设了文化阵地、文化娱乐活动广场,项目建成后,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托爱华说:“开展文化活动,村里各族群众各显身手,每年元旦、春节、冬至、‘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各族群众都会欢聚一堂,唱歌、跳舞、拔河、品美食等,大家玩在一起、乐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

村干部和群众玩互动游戏。

依照“五个好”党支部创建,向阳村坚持以创建“石榴籽志愿服务站”为抓手,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不断加强。

村干部在全村范围大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利用微信群等形式,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以村文化组织阵地为载体,举办多种活动,引领全村干部群众共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唱民族团结之歌。

开展惠民政策宣传。

托爱华不仅是民族团结的典范,更是牧场同事的好帮手,她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党的培养,情系各族群众,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

托爱华说:“今后,我将一如既往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不断总结经验,在基层工作的锻炼中,用以心换心的工作方法赢得群众的认可。”

开展工作中。

【关闭】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