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动态>今日塔城>县市动态>正文

塔城:让流动党员实现“三有” 破除“五难”

2024-08-09 11:03:07 塔城日报 点击:[] 打印
分享到:

“近期,我们将组织开展线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近日,塔城市和平街道建设社区党总支书记卢娟在流动党员微信群发出倡议。

随后,微信群内的党员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学习时间和安排。

这是一个流动党支部开展学习的缩影。

近年来,地区积极探索双向共管机制,着力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面临的“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跟进、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五大难题,构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格局,使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有家”“有学”“有为”成为“流动的先锋队”。

让流动党员“有家”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沙湾市书香街道沙城路社区党员活动室,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久久回荡。在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婷带领下,辖区务工创业的8名流动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再忆入党初心。

增强组织归属感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关键。近年来,地区通过建机制、建台账、建组织的方式,构建“流出+流入”管理模式,让流动党员在哪都能找到“家”。并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县以上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工作宏观指导、督促检查,乡镇街道等基层党组织负责执行落实、牵头抓总,村队社区等一线党支部、党小组负责及时接纳、跟踪帮教、具体实施。

地区党员教育中心主任桂志军说,地区印发《流动党员登记表》,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完善地、县市、乡镇(街道)各级流动党员信息库,将流动党员信息库建设情况纳入党建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引导外地流入党员在家门口报到登记,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找组织”。

让流动党员“有学”

流动党员学习“不缺课”、理论“不漏学”,是加强流动党员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

近日,远在乌鲁木齐务工的裕民县吉也克镇库木托别村农牧民党员窦宏源线上过了一次“政治生日”。“这种‘面对面、屏对屏’的交流方式,让我们出门在外,仍能感受组织的关爱。”窦宏源说。

地区积极探索数字化、多样化、小切口的教育模式,以“活”的形式、“新”的内容落实学习培训工作,让流动党员始终保持党员党性不退化。建立“一对一”结对帮带制度,以“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奉献精神强、作风纪律强”为标准,选择威望较高的流动党员作为联络员,利用流入地人才资源优势,推行“支部微党课”大家讲,坚持“线上+线下”“集中+随时”相结合,通过书记带头讲、委员专题讲等,带领党员开展日常学习。

桂志军说,我们鼓励各村队、社区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微信群,党支部书记每天推送学习内容,组织党员交流学习体会,打造“指尖课堂”推动支部学习。坚持开展线上“随时”学,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书记上党课”等形式的“集中课堂”,通过现场变成课堂、素材变成教材、讲解变成互动的学习教育方式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让流动党员“有为”

额敏县上户镇库尔布拉克三村流动党员刘开军从事农业种植多年,了解到村里的惠民政策后,主动联系村党支部,决定返乡成立额敏县瑞沣农牧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他采用无膜、有机肥种植模式,种植1万亩“新春36号”黑小麦,带动150余户村民人均年增收7500余元。

2020年,刘开军又投资400万元建成年产1000吨黑小麦面粉生产线,解决2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

“依靠村党组织的支持和党的好政策,我先富起来了,作为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村民一起富。”刘开军说。

为进一步发挥流动党员优势与作用,地区聚焦群众期盼,积极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保障,保证服务“不掉线”,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通过流动党员自身特长与流入地需求相结合,充分掌握流动党员专长、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建设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技术服务工作室等,通过区域合作共建,引导流动党员关注群众期盼,并鼓励他们发挥所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关闭】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