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市:良种场幸福“种”到农民心坎里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沙湾市良种场新时代智慧农业示范区制种基地探访,深入了解棉花制种给良种场职工带来的实惠。
该基地棉花种植面积1.74万亩,依托中国棉花研究所、新疆中棉种业公司、石河子市棉花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对9个优良棉花品种进行推广示范,对37个新老品种进行对照实验,从中选育出优质、高产、早熟、抗病、抗逆优良品种进行推广、示范。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不同于普通的大田作物种植,制种对自然条件、生产技术等要求较高,面临风险较大。
近年来,沙湾市良种场把发展特色制种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企业”的订单模式,大力发展棉花制种产业,使制种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优势产业。
这两年,沙湾市良种场文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永文在制种基地通过种植棉花、制种等方式,推动农户增收致富。去年种植了350亩棉花制种田,亩产达到420公斤,年收入30多万元。今年,又将350亩地全部用于棉花新品种推广示范。
“我们和科研单位签订种植合同,他们给我们提供种子、农药、全程技术服务。如果亏损,他们按照当年棉花的平均收入给我们保底。种植制种棉花我很放心,也有信心。”王永文说。
近两年来,良种场还通过谋项目、建基地、育龙头,聚集种业发展资源,创新和搭建种业发展新平台,带动农民创新创业致富。
良种场严格按照自治区提出的“四个百万亩”制种基地来推动棉花制种产业发展。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建设和高效节水设施建设、田间道路整修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建设标准化棉花制种田,全面完成“五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制种基地建设。
今年,良种场还会同新疆农业大学、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大数据运营公司建立数字化农业监测追溯系统,对农业科研新成果进行落地转化试验,其中:建设超宽膜(4.4米)试验田200亩,最终实现超宽膜播种、卫星定位无人驾驶;建立高中低空三级监测技术体系(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巡田技术、农作物长势及土壤墒情肥力监测技术),实现自动化水肥一体化运行、病虫害物理监测生物防治等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棉花制种让良种场多数普通职工向现代技术型职工转变,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今年,良种场职工薛瑞霁种植了700亩棉花制种田,希望通过棉花制种增收致富。
“免费提供种子,全程技术服务,收成还有托底,我很放心,看目前的长势,今年一定能丰收。”薛瑞霁说。
良种场棉花制种产业的稳步发展,正是良种场在乡村振兴中通过棉花制种带领职工持续增收的一个缩影。
“我们将继续推动棉花制种产业发展,锚定棉花制种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延展‘种子+’产业链,构筑棉花制种产业发展高质量矩阵,让职工通过棉花制种变成‘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专业技术农民,把幸福‘种’到农民心坎里。”沙湾市良种场党委书记唐顺天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