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年“快干之星” | 李长青:玛依塔斯魔鬼风区的“抢险先锋”
李长青,中共党员,额敏县玛依塔斯防风雪基地副班长。玛依塔斯,狂风肆虐、暴雪纷飞,是大自然展现残酷一面的地方。但李长青却在这里扎根12年,面对一次次的风雪险情,他从未退缩。每一次警报响起,他都如同冲锋的战士,毫不犹豫地冲向危险。在漫天风雪中,他的身影坚毅而执着,用自己的双手,为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开辟出一条条安全通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养路人,成长为如今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优秀代表。他是玛依塔斯的守护者,是抢险路上的先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获评2025年3月“快干之星”。
一股子学技能的“魔劲”
“要想保护更多的人,那必须‘打铁还需自身硬’”。李长青说道。年轻的毛头小子不谙世事,对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充满了兴趣,从那时起,他便静下心来,跟随师傅——全国先进工作者巴图散学习驾驶除雪机,熟悉了解玛依塔斯风区的每一段公路,哪儿暴风雪最大,哪儿容易积雪,他都做到“心中有数”。
师傅认真教,李长青就认真学,2011年那个冬季,他不仅掌握了车辆驾驶技术,还学习了养护经验和道班管理,学会了用除雪筒,掌握了在出现“雪盲”时怎么看公路的标线和GPS定位……
经过一个冬季的努力学习,他成为了一名可以“独立作战”的抢险队员。学会开除雪车的李长青并不满足,很快,他又学会了驾驶俗称“两头忙”的装载挖掘机。“两头忙”的操作与除雪车有着很大差异,李长青采取笨鸟先飞的方法,多请教、多学习、多实践,靠着这股子“魔劲”,他掌握了装载挖掘机的操作要领。
“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
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的队员,每年在完成夏季繁重的养护工作后,11月初便来到基地驻守,一直到次年3月。这5个月里,玛依塔斯的风雪从未停过。遇上恶劣天气,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风雪就是命令,随叫随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基地的救援电话不断,有时一场救援行动可能持续20多个小时。
李长青总是第一个冲进风区,连续十几个小时与风雪搏斗。进进出出,帽子上、衣服上,雪化成水、水冻成冰,冰又化成水,再结成冰,又沾上雪,一层冰雪一层汗水,一层汗水凝结成一层冰。一次救援下来,李长青的衣服变得硬邦邦的,举一下胳膊,袖子上的冰碴子都能往下掉……
2021年1月22日晚,玛依塔斯路段遭13级西风猛袭,地面雪夹着下的雪,被大风吹得漫天飞舞,能见度不足10米,途经的117名司乘人员滞困在风区。刚准备吃晚饭的李长青得知消息立即放下碗筷,和同事开着除雪车上路。与风雪搏斗一夜,次日中午营救才结束。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工作12年来,李长青与风雪为舞,与大路为伴,与车辆为友,先后参加防风雪保交通工作700多次,累计机械驾驶时长14000多个小时,累计救援旅客2.5万余人。
“传承”的不止技能,还有精神
在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每名新成员都有一位老队员当师傅,教授的第一课就是除雪诀窍。师傅巴图散是蒙古族汉子,从一名普通抢险队员到基地班长,成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交通岗位能手。
李长青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成了师傅的汉语老师,共同书写了“最美结对”佳话。2017年,巴图散考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以后,在他的鼓励下,李长青第二年也考入了劳模本科班。在校园里,师傅变成了学长,李长青说:“师傅永远走在我的前面。”李长青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积极拓宽知识面,利用碎片时间丰富自身的汽车修理知识和其他技能,还自费购买《交通安全法》《汽车养护知识》等相关专业书籍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2020年,李长青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成长为塔城公路管理局第三代劳动模范。“传承的不止技能,还有精神。“我工作的团队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优秀传统的集体,有第一代、第二代劳模的指引,我将义无反顾地向他们看齐、前行!”李长青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