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信息

塔城地区强化以产业促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

时间:2021-12-28 点击:
索 引 号 68270107-3/2021-00539 发布机构 公开日期 2021-12-28
发文日期 2021-12-28 有效性 文号

今年以来,塔城地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暨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坚持精准施策的原则做好后续扶持,聚焦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点”,因地制宜发展后续产业,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区治理,促进社会融入,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融资补助资金1228万元,强化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扶持;落实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5536万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7个,支持安置区后续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项目4个,促进当地群众就地就业、增加收入。

二是抓好安置区就业帮扶,增加搬迁群众收入。专门印发《关于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业协作帮扶专项活动的通知》,细化就业帮扶措施,努力实现安置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部就业。相关县(市)发挥基层服务平台作用,开展搬迁劳动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实现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组织开展“家门口就业”招聘、就业创业指导等平台搭建活动,积极引导当地企业和用人单位吸纳搬迁劳动力。额敏县杰勒阿尕什镇阿克努拉村安置区投资32万元实施“一台一园一夜市”项目(百姓大舞台、百姓休闲园、百姓夜市),带动16户搬迁群众村民在自家门口摆摊创业,增加收入。和布克赛尔县实行安置区社区“班子成员包联楼栋、社区干部包联单元”制度,因地制宜按照社区能够提供的岗位技能制定菜单式培训方案,把易地搬迁户居民就业与周边单位、企业用工需求有机结合,进行有针对性技能培训。为易地搬迁户居民提供周边单位、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每户均达到1-2人稳定就业。

三是大力发展安置区后续产业,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始终坚持把发展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作为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支持安置区后续产业安置区提升、新建一批配套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地,鼓励和引导农村小微型安置区发展特色种养、农林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努力实现每个安置区至少有1项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托里县通过援疆产业发展资金,先后在多拉特乡、库甫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内优选5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重点打造香菇示范户,增加群众收入。塔城市投入550万元,在二工镇奇巴拉尕什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3500平方米玻璃花房一座,增加奇巴拉尕什村集体收入,解决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和布克赛尔县投资400万元在和布克赛尔镇、和什托洛盖镇建设扶贫农贸市场,设立扶贫专柜、专区、专岗,带动脱贫群众和搬迁户实现创业就业。

四是强化社区治理促进社会融入,增强搬迁群众幸福感。始终坚持把搬迁户社区管理和社会融入作为稳定搬迁户的一项主要内容,不断构建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居(村)委会和居(村)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与的社区组织体系,根据安置区规模、治安状况等,合理设置警务室,加强安置区治安综合防控。通过配强干部队伍、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基层政府为主导、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纽带、经济组织为支撑的安置点基层组织体系。聚焦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等方面增强文化引领能力,进一步保障搬迁群众接受文化素质培训和参加文体活动的基本权益,通过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增强村(社区)归属感,更快融入村(社区)生活。

五是推进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搬迁群众生活水平。

将城镇安置区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体规划,补齐短板漏项,统筹推动安置区周边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升级。托里县从加强安置点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四大要素”着手,统筹原有教育、医疗资源与新建、改扩建相结合的办法,在金准区安置点投入1200万元新建卫生院、投入4000万元新建学校、投入1700万元建设了技能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和就业项目,确保了安置点居民能就医、能就学、能就业等生活保障,排除了后顾之忧。和布克赛尔县易地搬迁依托小城镇安置,搬迁对象实行社区属地管理,社区干部担任楼长,实行统一管理。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